
月明霜满七言联 楷书
刘芊言(9岁,江苏)
指导老师:陈墨
第五届“米芾杯”国际青少年书法大展一等奖作品
刘芊言,2012年生,就读于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。
2022年第五届“米芾杯”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一等奖。
2022年苏州市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大赛软笔组一等奖。
2022年“永跟党走·青春奋进”江苏省中小学生书法展二等奖。
第五届笔墨先锋全国硬笔书法大赛学生组特等奖。
2020年“引力播”第四届苏州市中小学硬笔书法大赛总冠军。
2020年苏州市中小学汉字书写大赛硬笔一等奖。
第10届江苏少年儿童现场书画大赛儿童硬笔组钻石奖。
“小荷竞放”第五届江苏省青少年优秀美术、书法作品少儿组优秀奖。
刘芊言:我喜欢“米芾杯”,更喜欢书法
我叫刘芊言,今年十岁,来自苏州。这次是我第一次参加“米芾杯”大赛,也是第一次参加软笔书法的现场比赛。说起我的软笔学习,之所以放弃本来学得不错的硬笔,算是耳濡目染的原因。我们的书法教室的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、古帖和拓片……那些作品里,每一笔、每一画好像都充满了无尽的变化,蕴藏了深奥的秘密;那些古帖和拓片无一不是在讲述着久远的故事,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走进它们。加上陈老师的鼓励,几经考虑后,我踏上了软笔之路。我先后学习了颜真卿的《自书告身帖》和《颜氏家庙碑》,最近又跨入了行书的大门,稍稍临写了一些《争座位帖》中的单字。
我最喜欢的书法家就是颜真卿了,我觉得他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劲儿,一种雄浑刚正的气势。在学习《自书告身帖》的过程中,我慢慢地了解了颜真卿的生平,了解了他成长于大唐盛世,经历过安史之乱。他刚正不阿,爱护百姓,却因刚正遭嫉,最后以身殉国……渐渐的,我好像有一点看懂了他的字……
这次知道要参加全国的现场比赛,我非常忐忑。因为接到通知的时候我学习软笔书法只有一年多,是个超级萌新呢。但是陈老师让我不要去想结果,就把比赛当成一次经历与成长的机会。可说是这么说,我还是想要拿个奖的呀。于是,定下参赛作品后,我只要有时间,就会飞速地铺上毛毡,写上个五六张。比赛现场,我的心砰砰砰地跳个不停,小心翼翼地拿出纸,蘸好墨,一笔一画都仔细斟酌。比赛结束,我松了一口气..….后来结果公布了,我特别高兴:一等奖!老师说我的努力没有白费,写过的纸也没有白费!
几周前,我去镇江美术馆,参观了“米芾杯”作品展,一进门,就看到我的作品挂在墙上,我高兴地尖叫出来。没错,“米芾杯”是我学习书法过程中的一次经历,是一次值得纪念的经历,也是我难以忘怀的经历。
这次比赛给了我自信与鼓励,未来我想要努力学好颜真卿的行书,也想学我喜欢的《祭侄文稿》《兰亭序》与王羲之的小楷。
我喜欢“米芾杯”,更喜欢书法。
刘芊言同学接触毛笔的时间不长,早前学过两年硬笔书法,三年级才开始学习毛笔书法。学习之初,很羡慕曾参加过“米芾杯”大赛的小朋友,学一年多就报名了2022年的初赛。其实比赛前我们已经练熟一首七言诗,在决赛不到三周时,她提出想挑战大字对联,我犹豫后还是尊重并鼓励了她的想法。因临时更换内容,也从未写过大字,从刚开始结字把握不准,到后来从原定的四尺改为六尺,这个小女孩的目标感与成长速度是惊人的。第一次参赛能拿到“米芾杯”一等奖,惊喜之余我认为这或许也是必然。
回想她的学书之路,学硬笔时就表现出很强的观察力与领悟力。她的自我要求很高,课后的勤练不辍常常打动我,一幅作品她至少练上几十遍。她的求知欲也极强,每次课堂讲到知识点,她都会在书上做好笔记。这些特质对于不到十岁的孩子来说非常难得,在学硬笔的那年就获得过第四届“引力播杯”苏州市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现场决赛总冠军,如今毛笔书法也渐入佳境。
蒋勋说过,好的艺术品,如同生命本身,并不是单纯完美,而是修改很多过误的过程。我们的字自会与我们一起生长,书法陪伴她,她会感受到乐趣与喜悦,也会遇到磕绊与困惑。愿她用看帖的状态去看生活,用写字的态度去面对成长中的际遇,珍惜每一次进步,接纳每一阶段的自己。
小小的身子,大大的能量,她对书法抱以着热忱与理想,以她的坚韧与勤奋,相信在书法这条路上她能收获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苍穹,也祝愿她的未来如窗前花开,自信且坚定、宁静而美好。(指导老师:陈墨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