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编者按:
由(全国)教育书画协会、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、守望汉字联盟、中国文字博物馆、镇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“米芾杯”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决赛受疫情影响,入围决赛的学生不再集中到镇江参加决赛。除部分选手参加镇江、安阳和南京赛场的现场比赛外,其他选手均改由各参赛团体统一组织参赛。
比赛结束后,各赛场将所有参赛作品寄送到中国米芾书法公园(镇江)进行决赛评审。
比赛时间:2020年8月3日上午
参赛选手:黄言之、阮熙晨、史辰睿、谭茜文、方亦然、任瑾萱、杜晟杰、孟佳、张芯睿、喻诗涵、孟波、高嘉怿
指导老师:黄小军
参赛选手感言

杜晟杰
与书法结缘于一次小队活动,在三味书屋我第一次拿起毛笔写下一个“早”字。看着字帖,我惊叹于这样一支笔居然能写出端庄秀雅的美感来。回家之后,就和妈妈说帮我找一位书法老师,然非常有幸能成为開三先生的学生。開三先生是我书法学习上的启蒙老师,也是我的偶像,我很崇拜他。他不仅教我技法笔法,还告诉我书法艺术需取法为上;书法艺术不仅仅是写字,还如老子《道德经》所说需“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”,使我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有了很大的提高,也使我真正爱上了书法。
这次是我第一次参加“米芾杯”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,能进入决赛我非常得激动,虽然疫情挡住了我去镇江的脚步,但挡不住我为决赛努力的决心。我一遍遍地临习,感受钟繇小楷点画之间的意趣,古朴质雅;章法自然错落,颓然天放。感叹钟繇真不愧是楷书的鼻祖啊!
最后,感谢大赛组委会给我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,让我有了一次非常珍贵的历练;也感谢我的老师開三先生,让我感受到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,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,让我变得越来越自信,坚定了我继续学下去的决心。
黄小军
三个不容易,三个愿意。
意料之外的事要办好不容易。征稿开始到庚子初月,年初到年中,疫情的断断续续,使得比赛推迟截稿到主分赛区云端直播,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,主办方等等为比赛付出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,这次大规模的分区比赛举办得既热烈又有序是不容易的;今年孩子们开学晚,为了孩子们的健康,做好防疫是压倒一切的大事,学校也一再强调守家不出门,这对孩子的训练带来了很大难度,孩子们不仅仅要在家网课,又要坚持自觉书写练习,又是很不容易了;最不容易的是家长,管了文化学科(网课不够互动性)还要加班缝里送接孩子参加赛前辅导。每次都是风雨无阻。
初心不变,树德立人,以美育人的活动总旨不变,组委会有担当,愿意不折不扣践行好文化自信的倡导者;越来越多的参加者,几乎占满了老师所有的工作和业余时间。但感觉自己愿意,愿意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;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,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,包含了广泛的自然和人文知识。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。家长愿意成为传统文化学习的鼓励者。
黄小军,字厚铭,号開三。先后毕业于绍兴文理学院、华东师范大学,教育专业。原中国美院优质生源基地教务长,书法学导师,南京政治学院书画研究院特聘教授,兰亭书会会员。2018绍兴发展大会政府特邀艺术家。
阮熙晨家长
从收到决赛入围通知书的那天开始,兴奋和紧张便围绕着我们了。兴奋的是阮熙晨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且入围了,紧张的是她该如何去填写决赛这张答卷。都说比赛是展现自身、超越自我的最好途径,这话真真不假。看着晨晨每天一遍一遍地练习,一站就是一下午。听着黄老师悉心地为她讲解每一字每一笔背后的情境,更让她明白了写好字光靠多练是不够的,要去感悟书者的心情和人生,你才能真正的写好字。感谢大赛给了她这难能可贵的机会,更感谢黄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。书法的学习不仅仅是学写字,更是在培养学书人的品德和毅力。我也相信,阮熙晨可以用她手上的这支毛笔“画”出属于她自己的那一道彩虹。
谭茜文家长
书法是一门传统的艺术,玄妙又精深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融合在这一笔一划之中。写书法的人要学会古今,意与古会,鉴古开今。
文文自从学了书法,她从墨色和线条的变化中体会到了书法的乐趣,从书法的练习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练字练人,学习了书法,培养了耐心和毅力,提高了审美。
在此,特别感谢第三届“米芾杯”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组委会给谭茜文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,感谢黄老师对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,感谢孩子自己付出的努力!







